本博客主題就是:尋找自己每一個所作所為背後的感覺!“百受王的感覺空間”,意即:百感交集,敢於承受,勇者為王。何謂勇者為王?有高材生因為考不到第一名而自殺,有俊男因為追不到美女而自殺,有商家因為當不成首富而自殺。回頭看看全球億億萬萬的小人物,明知自己此生不可能特出,也不可能傑出,卻還選擇活下去,突然覺得──他們才是最勇敢的王者。



2010/2/19

不再回来的狮子


成为基督徒之前,与成为基督徒之后,两次观看《Narnia: Prince Caspian》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。纳尼亚系列小说,是作者以圣经故事为架构,改写而成的伟大儿童文学作品。作品里的重要角色——亚斯兰,即那只拥有神奇力量的大狮子,便是耶苏基督的象征。

《Prince Caspian》的年代距离上一集《衣柜,魔法师与狮子》1300年,在这期间亚斯兰消失无踪,纳尼亚世界的居民开始失去信心,不止怀疑它是否会回来,甚至也怀疑它是否只是虚构的传说。曾在1300年前与亚斯兰并肩作战的4兄弟姐妹从地球回到纳尼亚,要挽救一个垂危的国家,却发现没有亚斯兰的帮助,他们是多么力不从心。

彼德一直等不到亚斯兰的出现,失望地对妹妹露茜说:“它为何不现身,为何不向我们证明它的存在呢?”

露茜回答:“或许,不是它应该向我们证明它的存在,而是我们应该向它证明我们的信心与能力。”

我几年前看到这段时,只觉得这两句对白很有内涵。前两天重听这两句话,竟然有肝肠寸断的感觉,等待神迹、等待救赎,原来只是反其道而行吗?

后来露茜找到亚斯兰,便问它:“您为何许久不回来?为何不像从前那般帮助我们?”

亚斯兰回答:“同样的事情,不会发生两次。”

我几年前看到这段时,只觉得这两句对白很有内涵。前两天重听这两句话,竟然有撕心裂肺的感觉,曾经降临在别人身上的好事,即使再怎样祈求,也不会同样发生在我身上?

梦醒了,梦该醒了。不能再等待奇迹了,也不能再等待外援了。从今天起,要接受现实,一切的一切,都只能靠自己了。

觉悟了,该觉悟了。不能再羡慕别人的运气了,也不能尝试抄袭别人的运气了。从今天起,要另辟路径,做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,追求最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未来。

而那只狮子,只是留下了话语,只是留下了憧憬,却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
2010/1/31

就这样,我受洗了。

就这样,我受洗了,一切看起来都很平凡,甚至有点随便。

原本刚接了一宗相当繁重的写稿专案,必须先研读很厚很艰深的资料,今天应该好好留在家里做功课的。但是想到工作是永远忙不完的,若为工作拖延受洗,那就得拖延一生一世了。因此昨晚很唐突地拨电话给才见了两次面的传道,询问是否可以在今天受洗,传道也同意了。

因为昨晚失眠,刚睡醒就必须冲出门赴约。到了约定地点,传道载我到梳邦一间我未曾去过的教会,见了一群未曾谋面的弟兄姐妹,只有约十人。由於这是很注重传统的教会,我们简单地唱了诗,听了道,就上查经课。

传道为我进行第三堂一对一的查经课,作为受洗前最后一次的认识基督的入门课。传道选读了几段经文,以说明成为基督徒后,就得舍己、背负十字架,甚至可能接受苦难的考验。我心里犹豫了一下:“我就是为了脱离苦难而来的啊,为什成为基督徒后,反而更有责任要接受苦难的考验呢?”

幸好,之前无论是上心理学课,或是阅读灵性修养的作品,都有提到要保持身心灵的安康,“就必须学会与苦难和平相处”。苦难要来,就让它来吧,没有什好害怕的。

感谢主,这是一间注重传统的教会,所以并非像大多数新派教会般,只以水洒头就算已经受洗。我跟从耶苏诞生以前就已流传的方式,在传道的带领下,承认了基督为我的救主,就平躺在水缸里,浸透了全身,然后再站起来,像征我的罪已被洗净。虽然见证人不到十个,祷告词也平实不煽情,没有圣灵充满的奇迹,过程更快得我有些不舍得。然而,在水里湿淋淋地站起来时,还是有少少的喜悦,也可能只是觉得好玩的兴奋感。

一切都很平凡,甚至有点随便,然而,我接受了。真正的苦难,是当我们抗拒生命中一切不完美的事物时,心中所生的怨恨悲痛。接受一切,无论是苦难或喜事,无论是平凡或神迹,只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暂时的,我们还有更重要的另一个生命,一切都可以被接受了。

我不需要神迹了,我今天有三餐可吃,我明天有工作可做,我后天有朋友相聚,有哪一项不是神迹呢?我只需要培养信心,在苦难中寻找神迹,在成功中见证神迹,而今天,只是起点。

2010/1/25

我不需要感到羞愧

黎太太於6个星期前,跟我同日应征并加入公司成为产业代理。然而工作约3个星期后,便不见踪影,至今音讯全无。

之前跟黎太太频密合作的梅芝向我透露:“她放不下昔日女创业家、大公司老板的身份,羞愧於抛头露面,在众目睽睽下贴传单、挂布条。可能她已经决定离开这个行业了。”

我当然没有资格、也没有必要去评论别人的决定,但想像到黎太太那“羞愧”的样子,我却颇有感触。

回想起几个星期前,我第一次在众目睽睽下,准备要贴传单时,也曾经胆怯并犹豫了几秒钟。但我告诉自己,职业无贵贱之分,再怀念多年来曾经同事的茶水阿嫂、货仓工人,他们虽然职衔与收入不高,但跟人相处时都不卑不亢坦荡荡。如果我不能像他们一样活得有自信的话,一定是脑子出了问题!还有,如果我因为放不下自己的身段,受不了别人的眼光,而导致养不活自己、对不起亲友的话,那才应该真正地感到羞愧!

过后几次因为缺乏经验,被客户斥责或嘲笑时,也会有几秒至几分钟的沮丧。每次我都在心里对自己说,别人可以不体谅我是个新丁,但我却必须公平地善待自己,而非帮助别人来踩自己一脚。

就这样,我捱过了一个半月。我应该已经克服这个行业的心理障碍了,我以为。

然而今天早上,我跟梅芝一起带客户看房子,临告别前屋主突然说觉得我很面熟,竟然令到我有些许紧张。这也算是我入行以来,对我的自尊心的最大考验了。

我曾任职某传销公司的内部训练员,在约两年的时间里,向多达几千名的传销商演讲授课。如果这屋主确实是当年台下其中一名传销商,而且惊觉面前这卑微的产业代理,就是当年在台上那个风光的训练员的话,我的面子该往哪儿摆?想到这里,我的心跳更快了。

感谢上天,那屋主没有尝试认出我,随即就向我们告别了。再次感谢上天,让我发现自己内心还有未克服的心理障碍。

感谢上天,我现在有充足的时间独处,好好地做心理建设。是的,我必须告诉自己,人生有起有落,只要愿意站起来的人,就是勇敢的人;人生有各种可能性,愿意尝试改变的人,就是勇敢的人。

我必须告诉自己:只要是人,就有被尊重的权利和价值,别人对我的评断不一定是事实。除非我自己愿意开门,否则自卑是永远没有方法住进我心里的。

2010/1/14

机会跑得越来越快了

今天发生了两件事。

第一件,朋友经我介绍,於今早去找一名命理师算八字。过后,他拨电话来报告:“你去年算的时候是38令吉吗?他於2010年起价了,向我收了50令吉!”

第二件,我下午约见了某个广告网站的行销员,要租借该网站的空间。由於前几天还听到消息说租金是300令吉,所以我准备了这笔钱。怎知那行销员说:“那个促销配套只为期半个月,现在已经没了。目前我们只有一个配套一个价钱,就是600令吉!”

世事变化越来越快了,机会也跑得越来越快了。这个道理,其实我在前年已经身受其害,感触良多,并因此导致我整个价值观的改变。

2008年初,某个朋友加入一间新成立的传销公司。由於领导层创出了一个绝佳的促销系统,佣金制度又对代理有利,我的朋友勤奋工作8个月后,就已赚取几十万令吉的佣金。

因为自己考虑太多,我认识这间公司8个月后,才於2008年12月底成为代理。怎知2009年1 月1日,公司发出通告,修改了佣金制度。这新制度的实行,很明显地是要剥削旧代理的佣金,而对新加入的代理来说,要赚钱也变得非常困难了。我朋友因此呈辞,我当然也做不下去了。

我没有怪老板的过桥拆板、见利忘义。我只怪自己的犹豫不决、凡事慢三拍。我还感恩这间公司的老板,他是第一个人,能让我下定决心,要成为一个行事果断、捉紧机会的人。

X X X

想起另一个朋友,她大约在两个月前跟我联络,谈话内容主要有3点:
1. 她跟我要了那收费38令吉的命理师的电话,决定为自己困厄的一生做出改变;
2. 她阅读了我的部落格后,才知道有《秘密》这本书,说下次见面希望我能借给她;
3. 她还不知道要怎样设立一个部落格,要我下次见面教她,让她也能赚取广告收入。

距离那次见面已两个月了,我主动约过她,她却表示太忙无法见面,当然也拿不到《秘密》及学不到如何制作部落格。据我所知,她应该也还没有去找那命理师,即使她明天去,也白白多付了12令吉。而且,那命理师年龄很老了,我其实更担心的是,他随时会仙逝云游去了。

我看她,就像看著以前的我,非常心痛。攸关改变命运、改善人生的大事,能够如此拖延的吗?世事越变越快了,以前的房价十年翻两倍,现在的房价五年翻两倍;为了回应世界的变化,以前的企业十年都不换制度,现在的企业每年都换制度。

机会越跑越快了,我们这些不满现状、追求改变的人,还能够慢慢走吗?

2010/1/10

我从窗口看见了自己



昨晚跟多年好友吃饭,谈起我刚转跑道从事行销,她毫不犹豫地给予支持。怎知闲聊到尾声,她突然脱口而出:“你适合当记者,不适合当行销员。”

原来,她只是基於感情而支持我,但在理智判断上却认为我选错了路。

那瞬间,我几乎掉入情绪的低潮,一来是因为觉得已失去了她的真心支持;二来因为她的这句话,连我也开始疑惑,自己是否真的不适合当行销员?

谢天谢地,佐哈里之窗(见上图)此时此刻竟然在我心中打开,让我看见了真实的自己,我恢复平静并对她说:

“哈,你还不了解我。其实中学时期,我是某杂志的代理员,在校内卖得成绩也不错,甚至连本来不要买的同学,也会被我说服得乖乖掏出钱来。几年前在杂志社工作,其他同事在展览摊位卖杂志只卖出几十本,换我值班时便能卖出几百本。即使去年我转行卖艺术墓园时,也是同一批新人里学习最快,卖得最好的那位。我绝对有条件成为一名行销员。”

讲完之后,朋友半信半疑,我则是深信不疑,而且很高兴自己竟然能够活学活用,把十多年不曾提起的佐哈里之窗搬出来,而因此更认识自己,也更添信心。

佐哈里之窗的发明者指出,要完全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,每一个人的特质、性格或能力,都有4种被认识的可能性:
一、别人知道,我也知道,例如长相或较明显的性格、才华等;
二、别人知道,我却不知道,例如别人都知道我很小器,我自己却不知道;
三、别人不知道,只有我自己知道,例如别人都以为我很冷漠,却不知道我只是外冷内热;
四、别人不知道,我也不知道,最好的例子便是一个人未被发掘的潜能。

出世至今,我一直都在写作方面展现天份,这是人知我知的部份。但因为很少机会参与行销活动,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本身有没有行销的能力(人不知我不知)。后来总算有几次短时间的行销经验,让我发现自己也可以做行销,但其他朋友却不知道我有过这些经验(人不知我知)。所以我现在需要把自己对行销的兴趣与学习进度,也变成人知我知的部份,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。

回顾这十多年的起起落落,可能因为已失败了太多次,每当别人指着我的鼻子说:“你不行、“你很差”、“你错了”等等各种“你这样”、“你那样”的时候,我几乎都无力反驳。夜深人静时,也在问自己:“我不行吗、“我很差吗”、“我错了吗”等等各种“我这样”、“我那样”。我已经被内在与外在的尘嚣蒙蔽了双眼,连自己都不认识了。

认识自己,是自己的责任;让别人认识自己,也是自己的功课。那就打开窗口,让阳光照进来吧,让你我他都看清楚,面前这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!